政治學上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之研究對象比較
政治社會化:研究個人價值態度
政治文化:研究群體價值信念
政治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一九六零年代,政治學面臨瓶頸,企圖借用其他學科突破自身困境。
政治文化便是從心理學的觀點研究個人-政治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提倡「心理文化研究途徑」來擴大政治研究的視角,並且彌補政治制度研究途徑的不足。
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的定義:
政治學上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之研究對象比較
政治社會化:研究個人價值態度
政治文化:研究群體價值信念
政治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一九六零年代,政治學面臨瓶頸,企圖借用其他學科突破自身困境。
政治文化便是從心理學的觀點研究個人-政治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提倡「心理文化研究途徑」來擴大政治研究的視角,並且彌補政治制度研究途徑的不足。
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的定義:
西方在15、16、17世紀分別發生了三件大事,分別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宗教改革(Reformation)及啟蒙運動(Englightment),就在這三百年內,塑造了今日的主流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
然而,首先要澄清的是,這三百年雖然與此之前的中古黑暗時期有顯著的差異,但在探討西洋政治思想時,必須體認其立基根本於基督教世界及基督教世界的變化,若缺乏這一點,那麼很可能西洋政治思想無法達到現今的模樣。
包括「天賦人權」、「Divine Right」、「Invate Right」與經濟方面的諸多概念都看的到基督教的影響。
總之,在觀察此三時期(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時,有三項觀察重點:
十五世紀:文藝復興
第2章 寫出流暢有力的文案——主詞.接續語.具體性,三大重點
.善用主詞,影響別人思考
要寫出具邏輯的文章,首先要將「意識 > 意境」、「不讓讀者花費力氣在看懂文章」銘記在心。
經常忽略主詞將導致語意不清,因此最好善用及物動詞,藉由將動作者明確寫出訓練自己的思考邏輯,若因此而必須將句數變多也無妨。書本中舉了一個可以明確感受出「主詞如何影響句子」的例子,來揭示聽者所感受到的差別:
搭乘捷運時,當車門即將關閉時會有廣播:「車門要關了。」以提醒人們,而「車門要關了。」明顯地缺乏主詞。
若加上主詞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車掌要關車門了。」,這句話會讓人產生很多聯想與可能性,譬如趕著下車的人可能會大吼「先不要關!」向車掌尋求幫助,或是產生「為什麼是車掌要關門呢?」、「他是如何關上車門的呢?」等等諸多聯想。
歸納上述例子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當你想說服、命令別人或是避免不必要的聯想時,可以使用「欠缺主詞」的句子。譬如:「車門要關了。」
當你想明確表達一件事情或是激發他人聯想時,可以使用「具備主詞」的句子。譬如:「車掌將要關車門了。」
訊息可以分為三種:記敘、評價、規範
訊息無關正確與否,而是照其本質歸類。
1.記敘訊息:明日氣溫為攝氏19度。記錄一項事實、特性等等。
2.評價訊息:涉及價值判斷或情感表達。
3.規範訊息:命令或者建議
記敘訊息可能因聽者個人的價值標準、知識程度與心態而隱含著評價訊息或規範訊息。
評價訊息也可能隱含著規範訊息。
向人描述一件事情時,最好的順序為:記敘-->評價-->規範
規範訊息的運用應特別注意,以免給人霸道魯莽的印象造成反效果。如果要提案或是建議他人,可以技巧性地利用記敘訊息與評價訊息來暗示他人產生說服的效果,這是較為委婉安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