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治學上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之研究對象比較

政治社會化:研究個人價值態度

政治文化:研究群體價值信念

 

政治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一九六零年代,政治學面臨瓶頸,企圖借用其他學科突破自身困境。

政治文化便是從心理學的觀點研究個人-政治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提倡「心理文化研究途徑」來擴大政治研究的視角,並且彌補政治制度研究途徑的不足。

 

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的定義:

「特定社會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各種價值、觀念、認知、與評估。它構成文化的一還,而涵括了涉及政治的觀念與態度之全面。」

「政治文化企圖從個人的認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等角度,來解釋政治系統的穩定與變遷的基礎。」

政治學家所稱之「政治文化」,其文化特指「政治的價值觀念」而排除制度規範,原因如下:

在政治學中對制度本就有探討。因此將文化引用進來時,是一種相對於制度的概念。當然,對此分別不應過度僵化。因為每種制度必包含著某種信念,而許多價值信念的強化都可能形成某種制度。

(進一步解釋政治文化的形成:每個人必然經歷社會化,但不代表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價值觀,然而,在同一社會相近的文化歷程之下的個人也並非完全異質,因此其歸屬的團體可能分享某些共同的價值觀或信念,因而給人一種一般化的形象。)

 

  • 分三項說明「政治文化 - 一般文化關係」

1. 價值觀念的形成順序:一般經驗與觀念(文化)-政治面的價值信念(政治文化)。

   (如同先有需要才有創造?)

2. 一般價值觀念中地位:文化包含政治文化,分際模糊。

3. 政治價值觀念對一般價值觀念之影響:

    a. 廣受歡迎的政治信念價值可能發展為一個一般價值觀念,並可能適用到其他領域。

    b. 某政治信念因特殊原因取得了特殊制度屬性,而對其他領域的事物有了指導拘束地位。

 

政治文化的單位?--特定社會或群體 對政治所持的 價值觀念。

群體:任何由多數人所組成之單元,其間有某些共同性異於他人者。

社會:任何由多數人所組成之單元,其間有某些共同性異於他人且具有自我維繫、自我延續力者。

--但政治學上主要研究「國家所涵括的群體」或「社會」。 Ex. 某某國的政治文化或某某區域的政治文化。

因為國家是最重要的政治單元,且歷史長、構成較穩定使 研究容易進行、 研究具有價值。

 

國家與國家:區域政治文化

國家:國家政治文化

國家內的不同群體:政治次級文化


Q:文化/政治文化在哪裡?如何發現?

A:當不同文化觸碰時就會發現在生活的每一部分,生活習慣、風俗、禮儀、符號象徵等等皆有所不同。

如今這些差異正在消減,但仍有明顯的不同。

文化產生於社會,而社會由個人所組成。個人都會有慾望與需求,於是便尋求某些方式來滿足個人需求,亦解決群體問題。

譬如家庭-支持撫養、法律-安全、解決衝突、音樂藝術-美、情感傳達 等等,政治上則是:政治-處理公共事務的判斷依據,而這也需要穩定的互動模式(可能是一種對他人行為反應的預期,其分享的基礎建築在同一種價值觀或信念上)來支持配合,公共事務才有解決的可能。

 

發現政治文化的四種層次:

1. 政治符號

Ex. 西方基督教文化,國旗有相當的接近性,譬如十字架,顯示出其政治文化與宗教之關係。譬如米字,來自英國,顯示出其歷史脈絡(英國移民、殖民、大英帝國)與政治體制特色。馬列主義建構的共產國家,大部分為紅色,代表革命的獻身、對現狀的反抗。其他符號譬如:文字、語言、國歌等等,譬如中國與中文是相互強化、維繫的,若非因為共同的文字,中國可能分裂成如歐洲一般各國林立。

2. 思想論述

Ex. 儒家文化從儒家思想來,但若將東亞都定義為儒教國家病不正確,只能說有深遠的影響。譬如中國文人常是內儒外法、出仕儒退隱道。統治者以典籍為參考進而影響政治,但通常依據統治者的理解與利用反映於政治上而非純用原本的典籍思想。

3. 制度規範

重要政治文化價值通常可見於制度規範。譬如中國傳統社會強調孝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映在法制上。制度所欲達成的目的來自於政治文化。Ex.法國-民主的、社會的、俗世的民主共和國,因其悲慘的歷史衝突造就今日的共和憲法。(俗世的=不涉及國教或任何宗教,履行政教分離)譬如中國民國憲法第一條的意義:共和國、基於三民主義(信念從孫中山來),但為何要加入民有民治民享?因為孫中山之搖擺不定,雖有三民主義,但又受美國影響,且需要英美支持,因此加入林肯之民有民治民享 ; 然而仍不受英美完全信任,因英美認為其有激進之人格特質。之後孫中山聯俄容共,說民族主義=三民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但國民黨內並未完全同意,於孫逝世後西山會議決議清黨。因此要如何解讀三民主義與民有民治民享端看個人政治光譜左右。但憲法欲將其導向符合世界民主潮流之民主立憲體制,壓低左派色彩,因於其前加上「民主共和國」。另一在過去某時段被批評的原因,是動員戡亂時期,此條文與總統的職權有衝突。

4. 政治風格與思考模式

如同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風格,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政治觀,美國:政治的主軸為利益與利益之間的問題,Who gets what?when&how ; 德國對於政治的思考主軸:法的觀點思考,在不同主張之間,選擇於法上較為「合理」的 ; 中國的政治觀點:文化與政治文化有個特性-Personalis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人情關係變成個人的資產、社會關係的個人化(乾兒子女兒、稱兄道弟、夫妻稱兄妹),將公共事務全轉為個人化的關係,把所有問題都變成個人的問題。

--政治文化可以用量化質化的方法觀察,但要放在合理的層次分析並找出關連。

 


 

為何要探討政治文化?

了解人類群體生活的運行有密切關係,價值信念許多時候反映出人對特定情況的反應。

1. 界定對實存狀況的了解:不同了解的角度與方法、對人事對政治推論反應的方法。。譬如古代人用天意解釋未知。二十世紀的社會學故事:Cargo-
plane Worship(可參考Marvin Harris:Cows, Pigs, Wars, and Witches),南太平洋小島在二戰後崇拜運送物資的貨機希望可以喚回撤離的美軍與物質。用來解釋是一回事,但是否能發生作用是另一回事。

政治文化或許虛無飄渺但的的確確是不可忽略的一面,且不能全用政治文化去解釋一個政治現象的因,因為每個人的社會化過程獨特,不會意味同一文化的人必然有同一條件或對同一件事有同樣反應,所以政治文化的影響並非100%。

在解析時,另外必須加上制度與情勢的因素。

一個人就算有堅定的相信某些東西,但仍會視情況或制度規範而改變行為。

 


政治文化的議題?

 

Armond的系統層次分析:

1. 政治是什麼?

長期演變發展所達到的、相對被大家接受的生活方式。有群體生活就有政治的需要,但對政治的理解不一。從不理解政治(但當然有),到有統治的觀念(治與被治的互動),最後演變到「公共事務」的觀念,不只有權威行使的一方,且有被行使的一方,權力分散到社會各個階層。但公共事務不等同於民主,譬如中世紀的西方有公共事務的概念雛形,但未有民主,只有統治一方的概念。

2. 政治的正當性、基礎性為何?

政治相對於暴力最大的不同,政治通常不使用暴力(最後手段),因其具有正當性,人自然知道需要遵守。

發展的歷程:從神聖(Sacred)到俗世(Sacular),早期(神聖),要尊重,具有不可懷疑、不可觸碰、不可悖逆的特性,譬如中國的祖先概念、西方的上帝; 相對來說,俗世(Sacred)狹義為與宗教無關的,但這裡所說的是廣義的俗世,是可以公開討論、可以提出不同意見。越早的政治越訴諸於不可觸碰的規則、教條、禁忌、宗教信仰,越到近代,雖非百分之百,但神聖面越來越緊縮,政治逐漸變為國民可思考、討論、判斷、修正、認可(俗世化)。

3. 政治所涵括的群體是什麼樣的群體?

在某些歷史條件之下可以克服離心力的挑戰而可以凝聚向心力,就是這些群體。每個國家都有向心力與離心力,當向心力 > 離心力,都可以排除崩解,但當向心力 < 離心力,國家就會面臨崩解。以比利時與瑞士為例,均為多語系多族群的國家,必然有巨大的離心力,但為何可以維繫至今?但由於歷史脈絡發展,與體制設計保持一定的向心力使人民感到安心、受到保護。譬如瑞士講究協商、以委員會體制運作,非單純多數決,降低分歧,避免族群之間、多數與少數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一點是瑞士採取de-politicize,將政治非政治化,對政治事務冷處理,透過技術性降低爭議,以避免衝突升高。

比利時1831年成立,北靠荷蘭,南靠法國,但到二十世紀因各種議題爭議逐漸升高,比利時政治複雜度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politic 政治學
    全站熱搜

    livef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