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eek11 政治心理學  

今天教授講到糖果屋,我就很認真地畫了糖果屋...應該是餅乾屋

考完試之後,連上六堂課就有點吃不消需要放空

糖果屋.JPG  









種族主義的研究

起源於二戰納粹之權威人格研究。

1.在美國,偏向政策公法上的研究,為了要解決黑奴的歷史殘留,除了黑人議題,尚包括婦女、少數民族等。

2.在南斯拉夫的崩解之後,境內許多被壓抑許久的民族復興。教室提到了一個人鐵托,他主張工人持股,引進了一些市場概念所以其經濟狀況在共產主義國家中較好,在當時因此西方國家對其有好感。

(然後教授就離題了)

(開始講丹麥,他去丹麥開會遇到暴動,吃一頓35美金的晚餐:一堆豬排放在餐桌長的鐵盤上,從此對丹麥這個安格生童話故事的城市幻滅。噢就是這裡講到糖果屋...我就開始畫糖果屋...)

(之後講英國,也是遇到炸彈課攻擊)

(然後我發現教授剪頭髮了哈哈哈)

3. 東帝汶當初獨立的契機:國際關係恰好有利

時值澳洲決心脫歐入亞成為亞洲國家,因此積極支持介入;中國當時也不知道吃錯什麼藥,總之也支持。因為東帝汶的屠殺太慘烈之故。

4. 盧安達與蒲隆地大屠殺

5. 印度:甘地與泰戈爾

 

種族主義之解釋理論

1. Old-fashioned Racist

在私領域或喝了酒之後,傾向用一種老舊過時語言歧視方式(ex.日本鬼子 or Nigger(黑鬼)博取自己的地位優越感。

但這種人實際上並不會真的對他們語言歧視的對象做出任何傷害的行動,影響力非常微小,實際上甚至根本跟他們所歧視的族群是要好的朋友。這種人利用看似Racist的語言作心理上的提升,因為這些語言是舊社會中Keep social identity的工具。他們利用這種過時方式來讓自己感覺良好。事實上這種階級在社會上已然消失,譬如日本現在已經是台灣人好感度第一名的國家,沒人會再用日本鬼子稱呼,但某些時刻仍然可以看到這種言論。這是因為其發言人本身心理彌補之故。

所以這種自我療癒式的「政治不正確」的言論,時常變成族群分裂的導火線。

   Ex, 范蘭欽事件(這件事鬧的很大,就是郭冠英事件。)

(石之瑜教授有為這件事情下評論,詳見:2009中時 其實是自由與極權的選擇郭冠英的真相是什麼?

2.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Identity 有一個可怕的心理實驗(Sherif的Robbers Cave),發現只要分「Group」就很容易有敵對意識出現,並且以辱罵對方的言語提昇自己族群的自信。

呃這讓我想到軍隊很容易有這種辱罵字眼出現,譬如誰動作作不好,就罵你「你是女的嗎?」通常用歧視女性的言語來提升「雄風」,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

但Social Identity可以隨時間消解。譬如Robbers Cave裡是兩群互不認識的小朋友分成兩隊作競爭性比賽,當夏令營結束之後他們可能再也不會見面或是這種競爭消失之後,敵對狀態就會自然消失,這種臨時性的Racist也會消失。

但對於時常會接觸的不同族群,這種一開始激勵性的言論可能轉變成一種刻板印象。原本你只是藉由罵對方來得到士氣,本意或許沒有真的要歧視,但最後你卻真的開始仇恨對方了。

(這裡老師就說的東吳政治系籃和台大政治系籃之間的恩恩怨怨,還有陸戰軍官校來插花。他說第一次陸戰隊被台大政治打敗之後,就有了「台大政治很強」的印象,後來陸戰連續打敗我們15次,很開心,因為他們還有「打敗最強」的感覺,殊不知其實我們已經很不強了...純粹是因為第一次的印象太強烈之故。)

3. 社會達爾文主義

但是Social Identity沒解釋為什麼對自己族群比較好?

社會達爾文主義主張的很簡單:就是當初傾向對自己族群壞對他族群好的基因都被淘汰了,所以剩下來的都是傾向對自己族群好的才有利生存。完畢。

4. Realism

Realism就非常Realistic,無關族群情感,純粹是因為某優勢族群(不一定是多數哦!)在社會中分配到較多資源,另一弱勢族群則無,所以會引起仇視。

所以Realism認為是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Ex.南非種族隔離政策

5. Case by Case:就...有人case by case看狀況,不同案件要依照其背景用不同理論分析。

6. 文化霸權論:就...有人不滿上面Caee by Case認為不夠科學,那總有個適用標準吧或是一貫性的東東吧這樣才科學啊(可是社會科學不就是典範並立嘛)

所以提出文化霸權理論。可能發生在對外族或我族內部。

跨線問題:老師認為人對於族群跨線之間都潛藏著一種恐懼,當族群安穩地待在界線內時,族群仇恨或屠殺反而不易出現(歧視當然還是會有),衝突的浮現往往產生於A群要誇線融入B群,或B群要跨線融入A群。(無論是強融入弱或弱融入強都一樣會引起不安)

跨線去融入的人會讓待在界線內的人開始產生「我也做的到嗎?」「做不來吧這種事!怎麼可以呢!」動搖。或是跨線融入的人回過頭來歧視原本自己族群的人,因為他希望藉由模仿他欲融入的社會對待自己族群樣貌的樣子,希望藉此讓自己融入。Ex.移民美國第二代,用英文與自己的父母吵架,排斥自己的原生文化,這種情況要到中年他發現自己的的確確再怎麼努力都不能融入這個主流社會(終究不能變成美國人)時才會放棄。

日本也可以是這種例子,日本曾經想脫亞入歐(福澤諭吉),企圖將中國大陸比擬為歐洲大陸,在其上與列強大玩Balance of Power的遊戲,殊不知一直到華盛頓會議他才發現西方國家其實根本不把日本當一回事(不認同其為西方國家),所以日本開啟了另一種想法大東亞共榮圈,要做亞洲的領袖與西方對抗。

事實上這種非明顯不同的人跨線才是可能造成衝突的危險因子(當然不是這種跨界不好,是可能會動搖自我族群要注意)

不過革命常常會有族群跨界的問題,優勢族群提供弱勢族群理論與資金等等。

所以全球化帶起的另一個危機是,每個國家必須爭取上舞台的機會,必須營造出一個形象,但這種形象往往會被自己國內的族群給拆穿。

 

今天有點兒不專心,先這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vef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